张爱玲“倾城之恋”电影评述
2020-02-27 14:25:03
  • 0
  • 0
  • 2

由许鞍华导演的张爱玲小说“倾城之恋”电影又看过了一回。

许导演钟情于上世纪漂泊文人女子题材类热情不改,从1985年拍摄“倾城之恋”到前2014年的“黄金时代”,都是三四十年代烽火岁月,佳人飘零的作品。

张爱玲小说已经有八十年代了,电影拍摄亦过四十年了,于今日社会,均是半个古董级别份量。

白家公馆一类破败大家族在中国已经绝迹,倒是1949年新生共和国解放者一代,其早年社会地位的“高大上”,到今日沦落如白家公馆大家族里面人伦不济,为财撕破脸还是可以找出许多例。算是张爱玲小说对社会现实主义影响的早期预警。我正写的“1949年南下人”有几个段落,正好与之不谋而合!

周润发1985年青涩出镜,观众好爱戴这位宅心厚仁男人,他至今屹立不倒成楷模,是从电影里那位活力四射角色开始的。

张爱玲塑造的范柳园,与大陆文学,电影定制的人物走向大相径庭。范终生不觉醒不革命,也非我们平生见惯一类:先不觉醒,先厌恶革命党,后来被拯救而感化就揭竿而起了,穿上革命队伍军装,“立正、敬礼、报告”像模像样。

上世纪三四十年代,范柳原不反抗帝国主义,倒是与帝国主义们平起平坐,谈生意,聚餐,跳舞,沙滩晒太阳,甚至给帝国主义分子戴绿帽子,把那位南亚流浪公主勾引了。在民族苦难深重那时,范柳原非东亚病夫形象,反而充满活力,更像另一条战线的东方士卒。

张爱玲以范柳原角色塑造填补了那个时代文学盲区。他不投身抗日,不反帝,不革命,亦不做汉奸!他赤裸裸身份属性超然物外。

钱钟书也有类似的角色在“围城”里,他们不在前线抗日献身,不歌咏“黄河大合唱”,“游击队之歌”,而是在桂林山水甲天下间打情骂俏。但那些人是民国政府的公家人,讽刺他们等于讽刺国民政府!

范柳原勾引女子场景安排在香港风情万种的浅水湾,好一场时光轮回!范柳园不爱国,无国家民族意识,只做世界上的富商,今日浅水湾山麓上鳞次栉比别墅小楼,窝在那里的富商们不是从铁血革命浸染过来,而来自殖民地成长打拼,中国修身齐家古训,商场市侩文化,英伦洋派头混成血肉一躯成功人士,就是少有国家民族大义。去年(2019)香港城中闹翻天,浅水湾依旧月光如华,海天一色波澜不惊。

浅水湾成战争时代天涯飘零女子遗落地,绝对偶然。几乎同一时间年代,张爱玲小说“倾城之恋”完稿,与“文学洛神”萧红早年殒没,一抔黄沙土做了坟,都发生在浅水湾。前者虚拟后者真实。但拍摄电影的酒店已经荡然无存和萧红的坟墓亦移去了广州多年,今日浅水湾想成为发幽古私情之地都难。

四十年代的香港旧景在电影时时显见:太平山下陡坡斜道民居,浅水湾远山海景迷糊状态,远离尘埃的旧时设施酒店环境,不食人间烟火的旧式达官贵人都不会再见了,只有洋人们追逐声色犬马精神依旧流传于今生今世东方之珠。

电影里,破败的白家人餐餐依旧在灰暗陈旧堂屋下,世人依稀可联想曾经钟鸣鼎食仪式感,满桌子大盘小盘饭菜一家吃得轰轰烈烈,吃得生死契阔。好一幅败落百年大官宦后代儿孙拼命“努力加餐饭”心酸场景。

老三、老四公婆堂屋下指桑骂槐,骂得针针见血,句句到肉,是中国经典文化。从“金瓶梅”、“红楼梦”里演绎流出。没有在三进三出大宅院活过,缺乏经历过三重院落下人影幢幢,口是心非的砥砺,骂不出过瘾的力度!张爱玲童年被后母骂不过如此吧!

白流苏老母躺说出的一番话,像是临终遗言!哪有不散的宴席?她早洞悉了即使骨肉家人必为财产撕破脸。看懂了张爱玲的刻骨铭心,你或必然惊心动魄!今日中国社会不时耳闻目睹为分得上辈家财,不惜骨肉手足,反目成仇。

白流苏危殆处境,不离开这个衰落大家族,等同生不如死,只得以快将衰落半截青春身子拼死一搏,危机成败不亚于她同时代的那场民族抗战。但电影里爆发的战争与白流苏,与中华民族扯上关系不多。白像一位战争看客,如同大英帝国与日本双方中国土地上开打,不过是与中国人一点关系撤不上,如同非洲沙漠蒙哥马利与隆美尔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。但电影一处背景,白流苏立在码头等范的墙壁上写着“抗战到底”标语,在张爱玲惜笔如金的抗战一撇难得一见。

庚子年初春次贵阳城中疫情肆虐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